2024年,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这两家国有建筑巨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期,有关这两家企业裁员和降薪的消息不断传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作为中国建筑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铁饭碗”。这两家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了重要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存在广泛的影响力。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提高速度的放缓,这一些企业也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许多行业都陷入了困境。对于建筑行业来说,项目延期、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尤为突出。此外,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也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等企业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从2020年开始,中建、中铁和中交陆续宣布了多轮人员调整计划。尤其今年中铁开始大量裁员,这些调整不仅涉及普通员工,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也未能幸免。裁员的消息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员工和他们的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活上的压力,而对这些一直以来被视为“铁饭碗”的大型国有企业员工,这样的变化尤其难以接受。
市场上流传的一份文件显示,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对公司总部及所属单位员工薪酬发放做出调整。调整事项包括全公司范围内的降薪措施。依据工程杂谈等相关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份文件,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酝酿对公司总部和他的下属单位员工的薪酬体系实施重大调整,包括相关领导绩效工资按照50%发放。
中国铁建的中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公司面临的经济压力确实不可以小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铁建实现营业收入5161.37亿元,同比呈现4.61%的下滑趋势,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减少更为显著,达到12.80%的同比下滑。更为严峻的是,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报告期内从2023年末的204.12亿元转为-816.76亿元,这一逆转不仅凸显了经营现金流的紧张状况,也对企业资金流动性提出了严峻考验。同时,短期借款规模的急剧扩张,从往年水平激增至1635.23亿元,同比增长67.91%。这一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铁建当前面临的经济压力。
对于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员工来说,裁员和降薪的消息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许多员工表示,他们原本以为在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可以有稳定的收入和职业发展,但现在却面临着失业和减薪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让许多员工感到困惑和不安,甚至有人开始考虑转行。
员工的家庭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许多家庭依赖于这一些企业的员工为主要经济支柱,一旦失去工作或收入减少,家庭的经济情况将陷入困境。一些家庭慢慢的开始缩减开支,甚至考虑变卖房产以应对也许会出现的经济危机。这种家庭层面的压力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安情绪。
除了外部业务的拓展,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也在内部管理上进行了优化。企业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相关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例如,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调整薪酬体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
西安交大下届本科毕业生土木工程仅3人,985高校土木和建筑专业转专业人数高达上百人,很多考生宁愿不服从调剂也不报考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的土木系录取分数线这几年大幅度降低,包括中国的一流大学,填报人数也大幅降低。
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土木工程被许多考生视为“天坑之王”而避之不及,被列入最不受欢迎的专业之列。
近年来高考填志愿时,很多院校都设置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朝阳”专业,这些专业备受考生追捧。相比之下,土木工程的吸引力下降。
过去40年中国经历了顶级规模、速度最快的土木工程建设,目前可能面临一个调整期。例如深圳赛格摩天大楼出现的问题,2021年5月在中等风速天气下连续三天莫名振动,原因是风引起大厦顶部桅杆产生共振,20年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阻尼大幅度降低,且钢和混凝土两种结构的收缩率不同导致原来混凝土充实着钢管出现分离,建设时未考虑两种材料的长期收缩规律不同,这反映出快速地发展后的一些问题开始暴露,使得人们对土木工程行业的前景有所担忧。
一些大型国企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如“应届生想要顺利进入国企,学历是块敲门砖,基本上他们只招收985高校的毕业生,普通高校毕业生想进房地产国企基本上不可能。” 这对于部分2025年毕业且学历背景不占优势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在竞争优质岗位时可能面临较大压力。
随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多年来的招生规模较大,毕业生数量较多,导致整体就业竞争加剧。
传统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相较于以前的大基建时代有所放缓,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量没有之前那么大,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人才需求有明显变化。“在当前,建筑行业确实不如以前发展的那么好,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量也没有之前那么大了。”